我是個從小典型在台北念音樂班長大的孩子,師大附中畢業後就懷著對音樂的憧憬到西方音樂的國度, 莫札特的故鄉 - 薩爾茲堡繼續求學。在這麼一個具有濃厚文化氣息且音樂歷史悠久的小城,我如同一個鬆軟的海綿,不停的吸收來自週遭的養分。猶記第一次聽到現代音樂,是我一位恩師 Peter Lang 替我開啟第一扇窗;他在一次上完課後,帶著我拿了ㄧ份譜說:「走,我們去聽一場音樂會!」我還搞不清楚狀況就進了音樂廳,當時的鋼琴家我已忘了是誰,但那份譜和他所演奏的音樂,卻震撼了我當時年幼的心靈 - 那就是義大利作曲家 Luciano Berio 的六首安可曲。
第二扇窗是在2002年參加國際莫札特鋼琴大賽時,我雖然未能進入決賽,但卻很幸運地受到主辦單位邀請為作曲比賽第一獎的作品,在莫札特音樂節做世界首演;我萬萬沒想到,學習了這麼多年的古典音樂,生平第一份廣播錄音及在國際音樂節演出,竟然是替當代作曲家彈世界首演!
第三扇窗則開於2004年的暑假,在那之前我總是苦於籌措參加暑期音樂營所需付出的龐大費用,就在尋找獎學金申請進修的門路時,偶然間看到德國的 Ensemble Modern(摩登室內樂團)與 Klangspuren 音樂節合辦第一屆 Academy,並提供獎學金,索性就把我有的錄音寄去甄選,想不到竟然被選上了。那一整個暑假,我不但和匈牙利作曲家兼鋼琴家 György Kurtág 學習並和
Ensemble Modern 的音樂家們一起工作,他們對現代音樂工作的熱情與愛好,至今讓我無法忘懷。在那次的音樂節中,我甚至看到從世界各地前來這個小鎮的大批聽眾,他們對現代音樂的支持與維護,讓我深深感動不已。永遠記得在一次音樂會後,一位來自美國的太太很興奮的問我從哪裡得到George Antheil 的譜以及怎麼會想要演奏他的音樂,我據實已告,這全是 Ensemble Modern
給我的安排,而譜也是他們提供的,她才說她是 Antheil 女兒的好友,他的譜在美國很難找,更遑論會有人演出,所以她聽完後感動得落淚。她當時激動的表情,讓身為演奏者的我突然感受到自己詮釋的價值以及我未來的使命。
2005年我於薩爾茲堡莫札特音樂院拿到碩士演奏文憑後,恰巧我在現代音樂領域上的偶像 - Pierre-Laurent Aimard 有兩場音樂會在薩爾茲堡,我在他世界第一張 György Ligeti 的全部鋼琴練習曲中,認識他無與倫比的聲音色彩和充滿戲劇張力的音樂語言,在此之前,我一直夢想若能和這麼一位當今樂壇大師學習,該是何等幸運的事 !
於是我就在他的第一場音樂會後,鼓足了勇氣,詢問是否能追隨他學習現代音樂?想不到他很爽快的說,那妳就明天彈給我聽聽吧!那不到二十四小時的時間,讓我深刻體悟到一個戰士赴戰場的決心,能彈給他聽已是我的榮幸,所以我興奮的也沒多想其勝負。隔天,他聽完我彈後,用他那一貫溫文儒雅的方式對我說:「我很高興能邀請妳來我班上!」從那天起,我知道我打開了現代音樂的大門,更感謝我的老師帶領我認識現代音樂中,各個重要作曲家的獨特語言。
音樂的歷史,是由作曲家及音樂家用他們的生命來譜寫; 不知是誰說的:如果你不活在未來,未來將會活在你的過去。我很幸運的能在歐洲接觸到許多現代音樂的大師及作曲家們,從他們身上看到他們對音樂的執著與熱情,也就是那份執著創造了歷史的延續,在世界全球化的過程當中,除了商業的往來和科技的交流,在文化藝術方面,我希望也能慢慢打開華人對現代西方音樂的大門。